

知識點教320
文/劉改英
說起"公主"這個詞大家可能并不陌生,但公主這個詞起源于何時,恐怕很多人就不知道了。
公主,是中國古代對皇女、王女、宗女的稱號,簡稱為主。
《春秋公羊傳·莊公元年》曰:"天子嫁女子于諸侯,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。"意思是,天子把自己的女兒下嫁給諸侯,天子自己不能主婚,要讓和天子同姓的諸侯主婚。按照"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"的等級劃分,諸侯位屬"公",公來主婚,故稱公主。
公主的稱呼始于春秋戰國時期,在此之前的周朝,周王之女被稱為"王姬",因為周天子姓姬。《詩經·國風·何彼襛矣》是一首描寫周天子之女嫁與齊侯之子的詩歌。"何彼襛矣,唐棣之華?曷不肅雝?王姬之車。"其中的"王姬"便是指周王的女兒。
想象中身份高貴的王姬
公主一開始只是王女的稱呼,后來,諸侯之女也稱公主。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載:"公叔為相,尚魏公主。"迎娶公主稱為"尚",尚者,上也,尊也。這句話說的是,戰國時期魏國大臣公叔痤(cuó)擔任國相,娶魏武侯的女兒為妻。魏武侯的爵位為"侯",按照禮制,"諸侯嫁女于大夫,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",不能稱公主,因此北宋高承在《事物紀原》一書中評價這件事說:"僭天子之女也。"即僭越天子之女的稱號。此時周王室的地位早已衰落,因此各諸侯國才敢于僭越,諸侯的女兒也可以稱作公主了。
從漢代開始,公主只能用于皇帝的女兒。五代后蜀學者馬鑒的《續事始》中說:"漢制,天子女為公主,姊妹曰長公主,帝姑為大長公主。"
影視劇中的平陽公主(漢武帝的姐姐,漢武帝即位后被尊為長公主)
漢代諸王的女兒則稱作"翁主"。《史記·大宛列傳》載:"烏孫以千匹馬聘漢女,漢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烏孫,烏孫王昆莫以為右夫人。""江都翁主"指江都王劉建的女兒。
隋唐時期,太子的女兒稱"郡主",諸王的女兒稱"縣主",都不能稱公主。
在這里有必要說一下"格格"這個稱謂,大多數人認為清代的公主便是格格,其實,這是一種誤解。
格格是滿語的音譯,滿語中的格格本意只是指有錢人家未出嫁的小姐。后金時,規定不管是皇太極或是其他貝勒的女兒,統稱為格格,但只是非正式叫法。
影視劇中的清朝格格(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她們的身份)
清崇德元年(1636年),后金改國號為清,始仿明制,皇帝的女兒開始稱為格格,并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"固倫公主",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"和碩公主"。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。
在清朝,格格有時候也被用于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。例如康熙年間,內務府的報告中有稱蘇麻喇姑(孝莊文皇后的侍女,曾撫養康熙帝)為"蘇麻喇額涅(母親)格格"。
影視劇中的蘇麻喇姑
無正式封號的貴族之女也可稱格格,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。
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清朝時公主一定是格格,但格格不一定是公主。
(編輯 余佳)
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全免费 - 视频 - 在线观看 - 影视资讯 - 品赏网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